玻璃基芯基板市场前景的综合分析,涵盖技术/应用/区域竞争及未来趋势!
发布时间: 2025-02-28
浏览次数: 107 次

01

市场驱动因素

1.1技术升级需求

  • 5G/6G通信:高频信号传输要求基板材料具备低介电损耗和高信号完整性,玻璃基芯基板(Glass Core Substrate)成为替代传统有机材料的理想选择。

  • AI与高性能计算(HPC):芯片算力提升推动先进封装(如3D IC)需求,玻璃基板的优异散热性和尺寸稳定性可支撑更高密度的芯片集成。

  • 摩尔定律放缓:半导体工艺逼近物理极限,通过封装技术(如Chiplet)提升性能成为趋势,玻璃基板在此领域潜力显著。

1.2应用场景扩展

  • 消费电子:智能手机、AR/VR设备对轻薄化、高集成度的需求持续增长。

  •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:高速光模块、AI服务器对高带宽、低延迟基板的需求激增。

  • 汽车电子:自动驾驶(L4/L5)和电动化推动车载传感器、域控制器对高可靠基板的需求。


图片


02

技术发展趋势

2.1材料创新

  • 玻璃配方优化:通过调整玻璃成分(如低膨胀系数玻璃)提升热稳定性与机械强度。

  • 混合基板技术:玻璃与有机材料结合(如玻璃+ABF膜),平衡性能与成本。

2.2先进封装工艺

  • 2.5D/3D封装:玻璃基板在硅通孔(TSV)和微凸块(Microbump)技术中的应用加速渗透。

  • 光电子集成:玻璃基板在光通信芯片封装中的潜力(如共封装光学CPO技术)。

2.3制造工艺突破

  • 激光钻孔与微加工:提升玻璃基板高精度加工能力,降低成本。

  • 规模化生产:随着设备成熟(如大尺寸玻璃基板产线),单位成本有望下降30%以上。


图片


03

区域竞争格局

3.1亚太主导

  • 中国:本土厂商(如东山精密、深南电路)加速布局,政策支持(如“十四五”电子材料规划)推动国产替代。

  • 日韩:住友化学、三星电机等企业在高端玻璃基板领域技术领先,聚焦车规级和服务器市场。

  • 中国台湾:台积电、日月光等封装大厂推动玻璃基板在先进封装中的落地。

3.2欧美追赶

  • 美国:英特尔、康宁合作开发玻璃基板技术,瞄准数据中心和军事应用。

  • 欧洲:聚焦汽车电子(如博世、英飞凌),推动玻璃基板在高温、高可靠性场景的应用。


图片


04

主要挑战

4.1成本压力

玻璃基板初期生产成本高于传统有机基板(如BT树脂),需依赖规模化降本。

4.2技术壁垒

玻璃脆性导致的加工难度(如切割、通孔填充)仍需突破。

4.3供应链风险

高纯度玻璃原材料(如石英砂)供应依赖少数厂商(如日本电气硝子),存在地缘政治风险。


图片


05

未来展望

5.1 2025-2030年关键窗口期

市场渗透率提升:预计玻璃基板在先进封装市场的渗透率将从2025年的5%提升至2030年的20%以上。

成本拐点:2027年后规模化效应显现,玻璃基板成本有望与高端有机基板持平。

5.2新兴应用爆发

光子芯片:玻璃基板在光互连、量子计算中的潜力待释放。

太空电子:耐辐射、耐高温特性契合卫星和深空探测需求。

5.3产业链重构

从材料(玻璃厂商)、设备(激光加工机)到封装厂的全链条协作将成为竞争核心。


图片


06

结论

6.1、玻璃基芯基板市场将在未来10年迎来结构性增长,技术突破与规模化生产是核心驱动力。

6.2、短期内需克服成本和工艺瓶颈,长期看其在高性能计算、光电子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将重塑半导体封装产业格局。

6.3、建议关注具备材料研发能力、绑定头部客户的厂商(如康宁、台积电供应链企业)。


图片


2024年,elexcon半导体&SiP China大会围绕“异构系统集成应用”“异构系统集成制造”“异构系统集成实现”“TGV玻璃基板关键工艺”四大主题开展,41位行业专家、代表性企业为业界带来更多的前沿技术及市场报告;共吸引1837位专业听众、3050人次到场。现场设置的“SiP/Chiplet/异构集成生态”“玻璃基板TGV工艺”,吸引近100家产业知名企业出展,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站式了解上下游产业链优解方案、商机洽谈、深入交流探讨产业未来发展及业务开展的前沿技术平台。


图片


2025年,我们将继续推动先进封装产业链发展,AI时代,将围绕先进封装2.5D/3D/TSV/PLP/RDL等工艺技术路线,封装工艺设备组装技术的提升,先进材料与互联技术、TGV玻璃通孔工艺及材料优化方案等,将再一次向业界展示 先进封装产业链新技术方向,玻璃基载板产业链技术推进落地成果。


联系电话:
0755-88311535